什麼是聯邦資訊安全管理法(FISMA)?

FISMA 於 2014 年更新,它定義了一套架構,旨在防禦自然災害與人為網路攻擊,保護資訊、營運與數位資產。

雖然這部法律主要適用於政府機關,但它同樣可以成為任何企業強化 IT 資安防護的重要參考框架。

FISMA 的由來

2002 年,在 9/11 恐怖攻擊事件之後,美國政府意識到 IT 資安對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的重要性,於是實施了《聯邦資訊安全管理法》(FISMA)。該法要求所有聯邦機關必須制定、記錄並實施資訊與系統保護措施,以確保資料安全。

FISMA 評估指標:資安計畫的絕佳起點

若你希望強化自家 IT 資安計畫,2019 年發佈的 FISMA 評估指標是一個理想的起點。它列出了五大關鍵構面,IT 部門需針對這些面向投入人力、流程與技術資源,以建立穩固的資安防線:

1. 資產識別

盤點所有與 IT 網路連線的數位資產(包含硬體設備、軟體系統與資料),並部署能自動偵測新增或移除資產的解決方案。

2. 控管措施

導入適當的資安技術,保護系統、網路與設施,並限制及降低網路事件的影響範圍。

3. 威脅偵測

設置解決方案,及時發現潛在威脅,並維護入侵偵測機制與流程,以辨識系統或網路的異常行為。

4. 資安應變

制定應變政策與流程,規範網路事件發生時的處理方式,並定期演練、向業務部門傳達,以減輕事件的衝擊。

5. 業務復原

落實彈性措施,在事件發生後快速回復 IT 服務,並盡快恢復業務正常運作。

這五大構面可以作為你打造或強化 IT 資安計畫的架構指南。當然,你也可以深入研究 FISMA 詳細內容,不過實務上,建議與 IT 資安顧問合作,協助你評估所需資源與技術投資。

想了解 MOVEit 如何協助數千家組織符合 HIPAA、GDPR 與 CCPA 法規?立即觀看我們的線上研討會。

結合 NIST 強化 FISMA 實施效果

除了 FISMA,本身還可以參考其他相關標準與資源,例如隸屬於美國商務部的「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」(NIST)。NIST 提供多種協助企業遵循 FISMA 的資源,並提出比上述五大指標更細緻的八大步驟:

  1. 分類保護資料:先了解哪些資料最敏感。
  2. 選擇最低安全控制基準:雖然越強的控管越好,但至少要涵蓋所有資產。
  3. 依風險評估調整控管項目:對特定資產可採用更高等級控管。
  4. 將控制措施寫入系統安全計畫:以利定期檢視。
  5. 在正確的資訊系統中實作控制措施:此時你應該已具備基本防護。
  6. 評估安全控制的成效:持續監控網路運作,並記錄所有資安事件。
  7. 評估對公司使命與業務的風險影響:為未來資安強化做準備。
  8. 持續監控安全控管措施:隨著新技術與資產導入,也要調整控制策略。

NIST 已制定多項標準與指南,供政府機關遵循 FISMA 並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保護數位資產。而這些指引同樣適用於企業,如 NIST 的 800 系列、FIPS 199 及 FIPS 200。這些資料能協助你建立完整的風險導向資安架構,進行安全控制的評估、選擇、監控與記錄。

管理檔案傳輸是法規遵循的關鍵工具

在 IT 資安與合規上,「管理式檔案傳輸(MFT)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。由於政府敏感資料的傳輸與儲存都需要安全控制,一套如 MOVEit 的 MFT 解決方案將成為實現合規的要角。它不僅具備高等級加密能力,還能提供自動化流程,確保業務持續性與作業效率。MOVEit 可快速部署,並提供 SaaS、雲端及本地端等多種版本,滿足不同企業需求。

返回頂端